波麗士大人
【導演】王小棣
【演員】藍正龍、林佑威


  【波麗士大人】這齣連續劇已經在幾年前就播過了,當時還造成一股不小的
風潮。甚至紅到讓「波麗士」這個詞語從此成為一個令人琅琅上口的慣用語,火
紅程度可見一斑。由於兩個主角都是偶像劇中的熟面孔,讓我一度以為這部片不
過又是一部膚淺無聊的偶像劇,偶然看過一集之後,才對這部劇改觀。可惜當時
實在沒有追著電視看連續劇的習慣,也就沒有繼續看下去。

  隨著科技資訊逐漸地流通與發達,加上朋友的推薦,最近才又把這部劇找回
來看完,發覺真是好看!也驚覺原來這部劇就是赫赫有名的王小棣導演執導的作
品,也難怪能在偶像劇與鄉土劇層出不窮的台灣影視圈中,立起這樣的一股清流。

        ※        ※

  自從N年前的【流星花園】、【吐司男之吻】大放異彩之後,台灣的偶像劇
便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大量出現。說起來,我對於這些偶像劇一向沒有什麼好感
雖然小時候也曾覺得流星花園和吐司男很好看)。但總覺得偶像劇一貫的風格
外就是劇情狗血芭樂、人物刻劃千篇一律、情感內涵淺薄表面、台詞對白更是
情得根本不像人們平常會有的對話。當然或許這種劇種本來就並不要求寫實、
點也不在寫實,但總之自以為少年老成的我,一向是看不下這麼夢幻的東西的。

  【波麗士大人】吸引我的一個重點,就在於他的寫實、不造作。這也是令我
當時在匆匆一集之間便感到眼睛為之一亮的亮點。

  首先從拍攝鏡頭上,就可以查覺出這種濃厚的寫實風格,導演大多數時候都
使用中景到全景的大鏡頭,或者是緊跟著人物的推軌鏡頭,使得觀眾就像是一個
如臨現場的目擊者一樣,足以推動一種緊張的情緒。

波麗士  

  另外,戲中把許多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細節,保留原味地呈現在鏡頭底下,不
論是警察的訓練過程、課程內容、勤務細節,乃至於市井人民的生活狀況,不論
是農漁工業的草根平民、或是遊手好閒的流氓無賴們的日常生活、對話內容,都
和真實的情況相去不遠。尤其在兩名主角調職到屏東時的那一段經歷,由於我個
人也是在屏東鄉下長大的,因此感覺得出來這部分被刻劃得格外清楚,幾乎與我
們的記憶沒有什麼隔閡。

  而這齣戲所謂的「寫實、不造作」之所以可以成立,還有另外一個要素,那
就是它的對白。

  偶像劇或鄉土劇的許多對白,都會有一種很濃的「故作姿態」的味道,過度
強化角色特質的台詞,反而使角色顯得平面,顯得太過「戲劇」而不「人性」。
在這個部分,【波麗士】所表現的風格卻相當寫實而口語,尤其突顯在草根性較
強的配角身上,這也是讓我對這齣戲最為激賞的部分!不過主角有時雖然也會說
出一些「講道理」的台詞,但是這齣戲整體的寫實風格卻能讓其中的「說教」味
道不至於那麼濃厚。

  這樣「寫實」的風格,使人物的生命力顯得活躍、並且讓劇中的情感可以更
加貼近我們生活中的經驗,也令戲中「警察」這個職業,以及警察所接觸的各個
層級的生活處境顯得更加真實,也令觀眾反思的力道更加強烈。

  不過寫實雖然是它的優點,同時卻也難免造成一些缺點。戲中的主線與支線
劇情紛陳雜現,有時難免會有主支難分的情況,快速跳接的鏡頭有時也令人感到
摸不著頭緒。再加上鏡頭有意的客觀,更容易使焦點變得模糊。有些過場戲雖然
短暫,卻是重要的伏筆或發展,如果觀眾不能很聚焦地理解到「發生了什麼事」
,就很容易和後來的劇情產生感覺上的落差,很多時候會有抓不到重點的感覺。

番薯舅舅  

  至於戲中許多小配角,似乎也都是找來素人演員擔任演出。是不是沒經過專
業表演訓練的素人?我不能肯定,但至少都是演藝界裡的生面孔。這些素人演員
雖然在演技上未經雕琢,但是自然的生活經驗卻讓他們所演出的角色顯得更加的
「真」,於是一舉一動便無不傳神了。其中尤以唐氏兒番薯、以及番薯的舅舅
(尤其是到警局發飆的那場戲)這兩角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可惜的是,相較於這些小配角,劇中的某些主要角色的演技卻顯得有些突兀
。兩個主角中,飾演漢強的藍正龍表現得算是最讓我刮目相看,顛覆了我原本對
他「偶像劇演員」的刻板印象。但另一個主角林佑威卻總是演得讓人覺得「太用
力了」,尤其在這齣戲那種「實」的氛圍底下,更顯得「太過突出」,不過到了
最後幾集感覺似乎有比較進步,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為越來越順眼的關係?還有女
主角開儀,或許是太過於要保護這個女主角的形象,儘管她演出來的樣子似乎沒
什麼好挑剔的,但總覺得還是隔了一層什麼東西,很難真正打進觀眾的心裡去。

  不過戲中幾個熟面孔的老牌演員,像是是演郭寶貴的卜學亮,還有飾演施一
凡(大隊長)的汪建民,在劇中都有相當亮眼的表現。當然,我也沒有能力真正
有憑有據地去談所謂的「演技」,或許只是我之前都把藍正龍瞧得太低了(也把
偶像劇的素質一竿子都瞧低了?),也或許我所謂的演技只是角色的戲路使然而
已?大概都只能算是我個人的主觀認定而已。

        ※        ※

阿亮  
阿亮  

  整部【波麗士】可以大概分為幾個部分,不同的部分也呈現出了警察所必須
面臨的不同問題和處境。我自己把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開始幾個主角在警校
中受訓的「警校篇」、兩名主角分發到警局之後的「基層篇」、調職到屏東鄉下
時的「地方篇」,最後則是考上二技之後到刑警大隊之後的「中央篇」。

  「警校篇」從潘士淵、黃方儀、李安毅身上去探討,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算是
「適合當警察」?到底是強健的體能比較重要、還是堅定不移的勇氣比較重要?
是要有「心」還是要有「力」?同時,這個階段也讓我們看見了基層的員警是經
過怎樣的訓練?警校中的學長文化又是怎樣的狀況?這一切都被非常寫實而且忠
實地表現出來。

  「基層篇」則是分別從兩個主角、以及兩個主角所跟隨的師父身上去探討
正直」和「關係」之間的尺度。正直不阿的警察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鑽營關
的警察又有什麼樣的做法?另外,這個部分也藉著郭寶貴的口中說出了員警吃
案的心理以及績效制度的弊端。

  「地方篇」開始,整體批判的力道開始變得更強,地方的治安如何敗壞、青
少年如何被利用而成為治安上的問題、所謂的「有力人士」如何成為治安上的漏
洞、民意代表又是如何利用職權干擾警方辦案、當警方真正要打擊犯罪時又會遇
到怎樣的威脅、所謂的「黑」「白」兩道又是怎樣勾結不分…

大隊長  

  到了「中央篇」,當我們對於警方、政治、黑道的文化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
之後,許多層面的問題又開始慢慢地加入。媒體和警方之間曖昧的關係、執法者
面對立法者時的兩難、官商又是如何勾結…

  如果說「警察」是我們對於正義公理的唯一依靠,那麼整部【波麗士】至此
可以說是讓我們看見了他們處境中的艱難、無力,原來我們一直以為警察理所當
然要辦到的事情,其實是多麼難如登天;原來我們一直以為最能保護我們的「保
姆」是多麼地孤立無援。我想這大概就是整部波麗士所要呈現的主旨。

        ※        ※

主角  

  在人物方面,劇中創造了兩名主角劉漢強、林俊維,巧妙地把警察的理想和
現實兩個不同的面相呈現在觀眾面前以供對照。劉漢強代表的是這個社會對於警
察所期望的「理想」,胸懷正義、追求公理;相對地,林俊維則代表警察這個職
業的「真實」面,必須面臨許多「技術性」的問題,如搞關係、走後門等等…

  至於【波麗士大人】到底想要我們用什麼角度來切入「警察」的議題呢?我
想從兩名人物的際遇中可以大致推敲出一二。

  劉漢強雖然個性有點駑鈍、笨拙,但是為人剛正不阿,勇敢追求正義公理,
就連他所跟隨的師父郭寶貴和宏哥,也都是相當正直的警察。但是雖然劉漢強看
似正派、正面,但在劇中卻不斷地被批評為「不知變通」、「不合時宜」、「橫
衝直撞」、「只會對身邊的人帶來傷害」。

  和劉漢強截然不同的林俊維,在劇中從一開始就靠著堂哥的關係走後門而被
警校的學長討厭,較懂得變通,行為卻也較為習慣走偏門。而他身邊的人,不論
是他所跟隨的師父、他的表哥林國彰等等…也都是擅於「權變」卻顯得有幾分
「有虧正義」的人。

  乍看之下雖然林俊維似乎顯得比較偏「惡」,但在許多關鍵的時間點上,卻
可以看出他還是會回歸於和劉漢強一樣的正義陣線上的,而非是如此絕對的二元
對立關係。如果說,【波麗士】藉著劉漢強、郭寶貴、宏哥他們這樣「正直」的
警察,是想要點出這樣的問題:「一個理想中的警察,在現實中會面臨到怎麼樣
的困境和為難?」那麼或許林俊維和林國彰這樣的警察,就是想要回答我們:
「可是現實中的警察,在大部分的時候卻是不得不這樣做的。」

公平  

  有關於劉漢強與林俊維兩人之間的對比,在劇中其實比比皆是。尤其是第一
集的開場戲中,幼年時的兩人在山谷中呼喊時,最可以看出兩人的差異。林俊維
的願望是:「我不會再讓別人欺負我」,但是劉漢強的願望卻是「這個世界要公
平」。林俊維希望:「我要拳頭很硬,我要什麼都贏別人」,劉漢強卻說:「也
要幫助別人」;林俊維希望:「我要很有錢,我不要求別人,我要很多很多很多
的錢」,劉漢強卻說:「然後發給全世界的窮人」。

  顯而易見地,林俊維的思想較為利己,而劉漢強比較利他。所以劉漢強可以
奮不顧身地為所有來求助的民眾查案、解決問題,卻不計代價。而林俊維就不會
這樣做。這也非常長遠地影響了兩人的價值觀和行事風格。

        ※        ※

  至於這兩種價值觀之中,有沒有孰優孰劣呢?如果有,【波麗士】這齣戲所
同意的又是哪一種呢?我想,從結局的安排中我們大概可以窺見一二。

  「漢強,你是對的。我好累…」這是故事的最後,林俊維臨死前對劉漢強說
的最後一句話。再對比林俊維之前與開儀離婚、以及在正邪之間游走所面對的種
種不順,我想【波麗士】最後還是肯定了漢強這樣理想而勇於追求正義的的價值
觀。但這是不是代表我們就可以全然地肯定漢強的正義、批判俊維的鑽營呢?

受傷  

  就好比劇中漢強常常被批評的那樣,這種橫衝直撞、沒有「方法」的行事作
風,常常到最後會傷害了自己以及其他身邊的人而不自知。這種暴虎馮河式的正
義,相信不會是社會上那些不公的唯一解,一定還有很多可以更加圓融的空間。
而劇中既然有意地讓其他人去這樣點出漢強的盲點,代表劇作者也很清楚這一點
。只是到了最後,在這兩個極端之中還是必須做出一個選擇。假如真的必然「不
得中道而與之」,必須在兩端選擇其一,那或許我們還是希望我們的警察是多一
點正義,而少一點機巧吧?

  不過說到結局,我總覺得這部戲的結局,不論是在節奏或是戲節上,似乎太
嫌倉促而且粗糙了一點,一場混亂的槍戰過後,很多事情都靠女記者的旁白還有
字幕簡單的補過去而已,不曉得是不是受限於預算或是有中途砍戲(海報上那句
「你的敵人,是你最好的朋友」最後也沒有成真)之類的?總覺得應該可以收尾
得再更好一點。這也算是這齣戲最大的美中不足之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no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