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伯.費德曼(Robert Feldman)
【譯者】謝伯讓、高薏涵
【出版社】行人
《謊言實境秀》是一本我偶然在租書店發現的一本書,內容是在討論我們生
活中所有關於「謊言」的種種。由於謊言在生活中與我們是如此貼近,加上人們
對於謊言背後的「真相」往往具有無比的好奇心,因此這本書的題材對我們而言
當然是充滿了吸引力的。
書中章節的編排循序漸進而且非常有層次,先從謊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扮
演的角色談起,接著談謊言為什麼難以被識破,再談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是如何
學到說謊,甚至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是如何學到說謊。接著又談謊言背後的背叛
和信任的問題,又談所謂的「裝飾性謊言(白話地說就是所謂的吹牛啦)」、
惡意的謊言(也就是詐欺)、媒體上的謊言、職場上的謊言、網路上的謊言等等
…可以看得出來內容相當豐富而且全面。
但是「謊言」是個大命題,可以談的東西那麼多,總得鎖定某個面相或是某
個角度才有辦法談起,作者也在自序中就清楚地說:「在這本書中,我的研
究重點不在於謊言的哲學意義或道德意涵,而是以一個科學家的
客觀角度來敘述科學告訴我們的東西。想要了解謊言,就要探究
它『如何發生』,而不是探討它是否應該發生。因此,重點應該
擺在明確地闡述來龍去脈,而不是去判斷對錯。」因此,這本書主要
其實談的是謊言在人類的心理和行為上的論述,而不是道德和哲學上的辯證。
書中有幾個核心的主要論點,第一個就是:謊言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而且難以避免。這乍聽之下好像相當聳動,但是如果把那些「善意的謊言」,或
是隨口敷衍的讚美、問候、應答詞句都算進去,那這樣的結論其實也並不教人意
外。
那麼既然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那麼多謊言,那麼我們是不是活在一個相當
「虛假」的可怕的世界呢?別擔心,書中第二個主要論點就是:謊言有時候非但
沒有壞處,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沒有了謊言,反而會變得相當可怕。這
當然是指那些善意的謊言、還有那些隨口敷衍的讚美問候,這一點似乎也並不難
理解。
應該有許多人讀這本書會抱持著一種「想要學習如何看穿謊言」的期待,但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恐怕就要失望了。因為這本書非但不會教你如何「識謊」
,甚至他第三個主要論點就是:識破謊言是非常困難的,所謂的「眼神閃爍、心
跳加快」這種刻板印象中的「說謊特徵」其實一點也不可信,更可怕的是,即使
法官、警察這些「專業人士」也無法比我們更能辨識出謊言,甚至連測謊機也沒
有辦法完全辨識出謊言的存在。
※ ※
本書的作者是個專業的心理學者,因此書中也透過許多心理學的專業詮釋,
來討論我們生活中面對謊言(不論是說謊或被騙)時的許多心理上的微妙變化,
而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比如說:「實話偏見」和「判斷捷思」解釋了我
們為什麼不會懷疑人們的每一句話,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想要相信,而把這些心
力拿來思考更有意義的問題。
而我自己很喜歡「認知失調」的理論,解釋了我們人為什麼會自己欺騙自己
,原來是因為我們想要彌補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的落差:
心理學家以「認知失調」一詞來解釋人們心中同時存在著兩種
對立想法的矛盾狀態。舉例來說,一名膽固醇過高的男性可能明知
道「我不應該吃紅肉」,但同時他又必須面對「我正在吃丁骨牛排
」的對立事實。正如心理學家所說,這兩種想法(或認知)之間的
衝突導致人們內心產生了一種「不和諧」的痛苦狀態。
根據認知失調理論,為了解決這種不協調的狀態,我們的大腦
會在有意無意間改變其中一種對立想法。那個膽固醇過高卻又大啖
牛排的男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吃很多肉,所以吃這塊牛排應該沒
關係;或者他可能會認為那些證明紅肉與高膽固醇有關的證據其實
沒什麼說服力;又或者他可能會產生另一個念頭來解決心中的矛盾
,例如說「吃完這塊牛排,我以後絕對不再吃紅肉」。
當我們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時,我們就會用上述
這些方法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種改變想法以及重新評斷的做法
,其實是人類心靈中一種自然而且基本的機制。
另外,作者提出了一項「渥比綱湖思維」來解釋我們一般人其實都有一點覺
得自己「比平均值好一點」的自我感覺良好。但這種自我感覺良好反而更能讓我
們快樂地去過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諷刺的是,那些沒有辦法「自我感覺
這麼良好」,總是把自己評價地一如現實般精準的小孩,反而是自閉兒的一種病
徵。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震驚。
其他還有像是「選擇性接觸」、「向上比較」、「去個人化」等等,這些都
不是什麼太艱深的理論,加上作者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人很能理解。我覺
得理解這些心理理論之後,再回頭和自己的經驗做對照,可以讓我們進而更了解
自己,因此讀起來非常有趣。
另一個我特別印象深刻的片段則是書中在探討小孩子如何說謊的部分。姑且
不論「學會說謊」對於小孩的心智發展有什麼意義,但小孩會說謊很多時候是跟
大人有樣學樣(不論是真的騙人或是善意的、客套的謊言)而來,但大人卻又無
所不用其極地去要求小孩必須要學著誠實。像這樣子的矛盾,作者最後提出來的
答案也讓我非常喜歡:
與其採取全力圍堵謊言的方式,大人們或許可以告訴小孩子:
誠實雖然困難,但卻是一個可以達成的目標。他們可以清楚的告訴
小孩,雖然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強調了誠實的重要性,但是即使
是最誠實的人有時也會說謊。我們要著重的關鍵乃是要在「坦率」
與「顧及他人感受」之間做出平衡。
有些父母或許會認為這樣的訊息對小孩子來說太過複雜,但是
我們不要忘了,誠實對大人們來說可能從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不論小孩們從哪裡學到誠實的複雜本質,他們遲早都將會發現這個
事實。
不過雖然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又全面,而且有很多專業的認知,但或許也正因
為作者是個專業的學者,因此許多論述難免有些細碎和繁瑣,有些可以點到為止
的論述卻又要講的鉅細靡遺,有點太過於「學究氣」,有時未免令人感到不耐,
甚至有幾分鬼打牆。因此這本書的易讀性其實會不如想像中的高,也算是這本書
的一個缺點。
※ ※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所以為的謊言其實是屬於「騙媽媽花瓶不是我打破的」
或是「騙老師昨天沒來上課是因為生病」這種「有所圖而捏造或扭曲事實」的謊
言。但若根據書中的說法,你跟盛裝打扮的朋友說「當然好看」,或是回答「最
近沒有忙什麼」來敷衍朋友的問候,這種善意的謊言或是中性的謊言也算是一種
「謊言」。其實我幾度對這種看法感到質疑,但後來還是忍不住慢慢變得可以接
受,畢竟只是定義差別問題而已。
只不過讀完書後有點感慨的是:如果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傷害」就可以視為
是善意的謊言,那麼我們真正在意的究竟是「傷害」還是「真誠」?這或許也是
一個值得去深思和討論的問題。
※ ※
◎摘錄
大部分的人都會盡量避免衝突或分歧的情況。他們會依據彼此的一些基本共
同點來和其他人建立關係。為了和其他人建立關係,人們會刻意避開彼此的不同
之處,並且特別強調兩人之間的共同點。……在這種情況下,欺騙是非常普遍的
一種迎合手段,一旦少了它的存在,我們反而會覺得很奇怪。
首先,當我們和其他人碰面時,當下的社交環境必然會影響到彼此之間的互
動。……人們總是需要在這些限制著我們應當如何舉止的社交準則與自己的「真
實」感受之間做出取捨。
最後,在衡量了自己對當下情境的感受之後,人們幾乎總是會希望展現出自
己的正面形象。不論我們處於何種環境或是和誰講話,我們通常都想要表現出比
較好的一面。
除此之外,「做你自己」還牽涉到另一個難題,那就是:我們不會總是自信
滿滿。不安的感覺原本就是人性的一部份,每個人偶爾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那麼聰明、那麼迷人、那麼能幹。當我們覺得自己無法滿足社
交情境的需求時,我們會藉著說謊來應付當下的情況。
想像一下,如果某個人總是挑出你們之間的種種差異,或是你一眼就看出他
對你的嗜好毫無興趣,那麼你是否真的願意和他做朋友呢?在很多方面,所謂的
欺騙其實和圓融的處事態度沒有太大的差別;事實上,有時候它們根本就是同一
種東西。
不論我們以何種術語來稱呼人與人之間的欺騙戲碼,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清
這種手段在日常對話中是非常普遍且人人都接受的一個特性。絕對的誠實常常與
我們公認的標準社交行為相互對立。儘管聽起來很奇怪,但是「說謊」在生活中
反而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
然而,如果大部分的謊言都只是為了讓彼此溝通更順暢,而不是要去欺瞞與
操控他人,那麼我們就可以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說謊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當我們發現即便是所謂的「專業」人士在偵測謊言時的準確度往往也不超過
百分之五十。我們才開始意識到一般人要讓騙子現形是真的很困難。……這形成
了說謊者優勢的第一個元素。它代表著說謊者為何能夠成功騙得人們信任的基本
原因,那就是:要識破謊言是很困難的。不但聯邦調查員和法官常常做不到;你
和我也常常做不到。
所以即便你懷疑某人在騙你,但你根本無法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否正確。這就
好比我要學打高爾夫球,卻在三更半夜才去練球一樣;我可以不斷地揮桿,然而
在深夜我根本看不到自己把球打到哪裡,當然也就無法得知自己表現得如何。我
們可以不斷地猜測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是我們很少有機會(如果真的有機會
的話)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對的。因此,要培養識謊的能力其實非常困難。
研究欺騙的專家學者們已經推論出,沒有任何一種身體上的抽動或小動作能
夠成為說謊的絕對判準。每個人在說謊時,其動作、表情等呈現方式都截然不同。
……此外,說謊功夫已經爐火純青的騙子自然明白自己的弱點在哪裡(或是知道
一般人所認為的跡象是什麼,像是眼神閃爍等等),而他們也就會刻意避免做出
這些行為。
測謊器的缺點在於它測量的是人類的生理反應,而這些生理反應和閃爍的眼
神有一個相同的特性,那就是:它們和說謊都沒有絕對的關連。……激烈運動後
的生理反應通常和焦躁不安所產生的生理反應一樣。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接受測謊時特別地緊張──但這是因為你被誤認為是
三起謀殺案的嫌犯──根據測謊器的紀錄來看,你的生理反應仍然顯示你在說謊。
測謊器只能夠測出受試者是否焦慮不安;但它沒辦法測出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
這種「假設自己沒有被欺騙」的心理現象,就是我們所謂的「實話偏見」。
換言之,實話偏見就是「相信大家都在說實話」的一種預設信念,當存有這種預
設偏見時,我們就無法客觀地去評判對方的行為和話語是否誠實。如果沒有明顯
的理由讓我們相信對方在說謊,我們通常都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在近期的心理學社群中,有許多人認為實話偏見乃是一種「判斷捷思」。
「判斷捷思」是心理學家們用來描述人類認知準則的一個詞彙。根據心理學家們
的說法,人們可以利用各種「判斷捷思」來簡化世界中的資訊──我們利用潛意
識中的心理法則來快速地做出決定,而不需要每次都繁瑣地去評估所有可得的資
訊。……在實話偏見的幫助之下,我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誠實的,而我們的生活
也得以輕鬆順利。
一個五歲的小孩(我們稱他為約拿)正面臨一個兩難的局面。他剛剛正和一
位看起來和藹可親的女士在玩遊戲。根據這位女士的解釋,這個遊戲聽起來還滿
簡單的:她會在約拿的背後播放玩具所發出的聲音,約拿只需要在聽到聲音後說
出正確的玩具名稱就可以了。
對約拿來說,前兩種聲音都很好辨認。第一種是消防車的聲音──約拿很輕
鬆就猜到玩具消防車。第二個聲音說的是:「飛到比無限遠更遠的地方!」約拿
一聽就知道這是迪士尼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裡巴斯光年的經典台詞。
但是第三個聲音就把約拿給難倒了。那是一段簡單的旋律,然而約拿卻不知
道哪一種玩具與它有關。就在約拿準備要放棄的時候,一位助理告訴這位播放聲
音的女士說有電話找她。女士要約拿乖乖地待在房間哩,並告訴他不准在她離開
時偷看放在他背後的那個神秘玩具。在她要離開之前,她再次叮囑約拿說:「記
住!不准偷看!」
剛開始的時候,約拿還能忍住不看,但是後來那股想偷看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他終於轉過身去,看到了紫色的巴尼恐龍玩偶。這時約拿聽到門把轉動的聲音,
於是他很快地又轉身回來。那位親切的女士回到房間裡,並且問約拿是否猜出剛
剛的聲音是哪一個玩具。約來很開心地回答說是巴尼恐龍。這位女士很直接地問
他是不是有偷看──這時候約拿就陷入了兩難:到底要不要說實話呢?
因為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誠實而且有禮貌的。然而,這兩種美德常常
互相衝突。對小小年紀的孩童們來說,要拿捏何種情況下「應該」說謊其實很不
容易。……無論我們告訴孩子們哪些故事,事實就是我們會處罰某些誠實的行為
,同時也會鼓勵一些欺騙的行徑。
的確,能夠說出一個可讓人相信的謊言,就代表該說謊者擁有縝密的思想:
它可以察覺到他人的信念、可以透過語言來操弄別人的信念,而且了解別人將如
何評估一個謊言可信或不可信。在這種意義之下,說謊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認知發
展里程碑。
的確,對那些擁有某些認知障礙的兒童來說,「無法說謊」可以被視為是一
種認知功能不健全的症兆。最適切的例子就是自閉症的兒童。自閉症是一種嚴重
的認知障礙,患有自閉症的兒童會有語言上的障礙以及社交上的困難,例如無法
判讀他人的情緒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自閉症兒童的父母常常會表示他們的小孩沒有說謊的能力。乍看之下,這種
堅定不移的誠實似乎是一種美德,但事實上,它正是自閉症兒童之所以會出現社
交障礙的關鍵。舉例來說,當一個遊戲必須要兒童們進行角色扮演或裝扮的活動
時,這些自閉症的兒童就無法完成。一般認為,自閉症兒童缺乏心智理論,以至
於他們無法理解其他人擁有其各自的看法與情緒。如果要讓一個自閉症兒童說謊
,則他必須要先能理解兩種可能同時存在的觀點:一個真的觀點「我弄壞了電燈
」,與一個假的觀點「別人弄壞了電燈」。然而,自閉症兒童不但無法想像假的
觀點,他們甚至可能不明白別人的觀點其實和自己的觀點不同。他們欠缺了理解
「不同的人各自擁有不同觀點」的能力,他們便會因此認為所有的人都會和自己
有一樣的想法(「我弄壞了電燈」)。
與其採取全力圍堵謊言的方式,大人們或許可以告訴小孩子:誠實雖然困難
,但卻是一個可以達成的目標。他們可以清楚的告訴小孩,雖然華盛頓與櫻桃樹
的故事強調了誠實的重要性,但是即使是最誠實的人有時也會說謊。我們要著重
的關鍵乃是要在「坦率」與「顧及他人感受」之間做出平衡。
有些父母或許會認為這樣的訊息對小孩子來說太過複雜,但是我們不要忘了
,誠實對大人們來說可能從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論小孩們從哪裡學到誠實
的複雜本質,他們遲早都將會發現這個事實。
在人類詭譎多變的欺騙行為中,「讀心」是一項基本要素。當我們假意的稱
讚一個心思敏感的朋友時,當我們在老闆面前假裝自己工作量太大時,當我們找
藉口推掉不想參加的社交活動時,我們就會運用這項「將心比心」的能力。我們
騙人的過程與手法──我們會判斷何時必須說謊、我們會注意謊言的說服力與可
信度、我們會觀察別人是否聽信了我們的謊話──完全取決於我們對別人心思的
揣測。
此外,當人們以旁觀者的身分來觀察外遇的事件時,他們有時候會把原因歸
咎於被害者並藉此來自我安慰。因為,當夫妻有一方始終忠心耿耿但另一方卻仍
然出軌時,如果我們把這樣的出軌行為視為是因其忠心配偶的某些不當作為所造
成,那我們就會相信自己至少還有能力掌控自己的配偶。
換言之,責怪受害者可以讓我們自己不會感到無能為力,我們藉此來告訴自
己:我們對配偶的忠心與愛可以讓我們免於欺騙與背叛。
我們一般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知覺,也認為自己的記性很好。但是有大量證
據顯示,這兩種假設都是錯的。我們的心理歷程常常一點都不冷靜與客觀;我們
雖然會記得自己看過或體驗過哪些東西,但是這些記憶幾乎都會變得越來越模糊
,有時候甚至和原來的不一樣。
我們不可能總是憑自己的感覺來產生「絕對真確」的印象。人們會欺騙自己
,甚至相信自己殺了一個從來沒見過面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很可能
都做過許多自欺舉動,這些舉動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各種行為與印象。
心理學家以「認知失調」一詞來解釋人們心中同時存在著兩種對立想法的矛
盾狀態。舉例來說,一名膽固醇過高的男性可能明知道「我不應該吃紅肉」,但
同時他又必須面對「我正在吃丁骨牛排」的對立事實。正如心理學家所說,這兩
種想法(或認知)之間的衝突導致人們內心產生了一種「不和諧」的痛苦狀態。
根據認知失調理論,為了解決這種不協調的狀態,我們的大腦會在有意無意
間改變其中一種對立想法。那個膽固醇過高卻又大啖牛排的男人可能會覺得自己
沒有吃很多肉,所以吃這塊牛排應該沒關係;或者他可能會認為那些證明紅肉與
高膽固醇有關的證據其實沒什麼說服力;又或者他可能會產生另一個念頭來解決
心中的矛盾,例如說「吃完這塊牛排,我以後絕對不再吃紅肉」。
當我們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時,我們就會用上述這些方法來合
理化自己的行為。這種改變想法以及重新評斷的做法,其實是人類心靈中一種自
然而且基本的機制。
……我們顯然喜歡把自己想得聰明一點、好看一點,連駕駛技術也比其他人
厲害一點。很明顯的,我們之中有些人是「自我感覺良好」。然而,若是我們清
楚知道自己屬於哪一個層級時,卻不一定會過得比較幸福。
科學家在研究憂鬱症時發現,臨床上的憂鬱症患者對於自己的看法往往準確
到令人驚訝的地步──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憂鬱現實主義」。罹患憂鬱症的人
對於他們自己的處事能力、產生正面結果的能力、所擁有的優良特質,以及自身
缺點方面的評估比非憂鬱症患者更為精確。他們不是毫無理由的悲觀,恰恰相反
的是,他們通常十分「洞悉人心」。
我們目前還不清楚到底是因為罹患憂鬱症而使得人們的洞察力變得更敏銳,
或者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看得太過透徹才導致鬱鬱寡歡。至少我們知道有些憂鬱症
患者無法像大多數人一樣從自欺行為中獲得慰藉。
如果我們真的認為自己是個才智平庸、毫無魅力、人緣欠佳的凡夫俗子,那
麼我們是否還會有奮鬥的動機去尋找更好的工作、去達到更高的層級,或是去追
求心儀的對象呢?自我欺騙能夠讓我們保持樂觀,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
比其他人優秀,那麼不論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都能在這種積極心態的鼓勵之
下,努力達成那些我們認為只有傑出人士才能達到的目標。
現代人的普遍特色就是充滿理想與抱負。我們生活的社會總是鼓勵我們要不
惜一切代價去追求自己的目標,不論是讓自己瘦一點、美一點,或是看起來成熟
世故一點。或許人類天生就不會輕易對自己感到滿意──這股力量驅使我們努力
超越現有的條件與環境。
然而,不論它是來自我們的DNA、或是來自我們看的電視節目,想要「變
得更好」的這種渴望絕對是真確的,而且它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展現。為了回
應心中這股「自我提升」的衝動,有人會去學新的語言、有人會去買新車,另外
還有很多人會以欺騙的方式來滿足自己。
當我們如此注重別人的看法時,我們一定會想盡辦法來影響別人的觀感。這
時候,人們會盡可能展現出他們自認為「最好」的一面,而不是展現出真實的自
己。
心理學家表示,這都是因為「向上比較」的緣故。人們時常把自己與某些傳
統社會標準下比自己更聰明、更出名、學業表現更好的人做比較,而這種情況就
叫做「向上比較」。
有很多心理學的理論以及研究(更不用說一般的常識)都告訴我們,這樣的
比較會對我們的自尊造成影響。當我們和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比較時,我們的自尊
心就會受創。沒有人會想要知道有人比自己更有成就、更具魅力,或是更聰明。
因此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辦法保護自己,不讓自己的尊嚴在這些比較之下受到威
脅。
當人們「向上比較」的對象是比自己有魅力的人時,他們就會用裝飾性欺騙
來提升自己。也就是說,人們會創造一個虛假的自我形象,讓自己不會害怕和別
人做比較。
雖然對方或許不會對這個虛假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或是被它所愚弄──但是
這個虛構的形象能夠讓我們獲得慰藉。這就好像我們用裝飾性欺騙創造出來的這
個虛擬自我形象,也變成我們仰慕的對象一樣。
由此看來,裝飾性欺騙具有很多種不同的心理作用。虛構的自我可以是一種
操控別人的工具,也可以是保護我們脆弱自尊的心靈盾牌。事實上,這些功用常
常是一起進行的。
身陷放鴿子騙局中的人想要相信他們真的撿到一大袋的錢──任何人都會想
要相信。就是這種渴望──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到該渴望──讓我們的夢想充滿
了可乘之機。事實上,一個騙局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騙子與被騙者相互合作的
結果。這些金光黨想要讓被騙者相信的事,正好也是被騙者自己想要相信的。
「工作環境中的社會壓力以及各種狀況使得人們不得不違背說謊的禁令,就
像日常社交禮節會鼓勵人們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好讓我們與親朋好友之間的
互動情況更融洽。」
然而我們必須了解,信任並不能夠指引我們找到誠實的朋友,說穿了,信任
只不過是我們心中一種「相信他人是誠實的」信念。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我
們無法知道誰在說真話或說謊話。所謂的信任,就是即使我們知道自己無法分辨
真假,也仍然願意選擇相信他人。
留言列表